乐居买房讯 编辑:冯娜 近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提出创新以改建方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机制,老旧小区中危旧楼房、部分年代较早的老旧小区可以纳入改建范围,拆除老楼改建新楼。
《方案》中还明确,在符合规划、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,可适度改善居住条件,适当增加建筑面积,由区政府统筹用于补充社区配套短板或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、公租房、共有产权房。
《方案》表明,创新以改建方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机制。可将老旧小区中危旧楼房集中连片、危旧楼房与平房交织,以及部分建设年代较早、建设标准不高,虽可通过加固方式改造,但居民改建意愿强烈的项目纳入改建范围,实施改建带改造、解危带改造。建立居民出资、政府支持、产权单位履责、社会资本参与的资金共担模式。改建项目应当不增加户数,可以利用地上、地下空间,适度改善居住条件,可以在符合规划、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,适当增加建筑面积,由区政府统筹用于补充社区配套短板或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、公租房、共有产权房。
这一措施对老旧小区可以拆除改建的范围、老旧小区改建所需费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释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。
首先,这一措施提出“可将老旧小区中危旧楼房集中连片、危旧楼房与平房交织,以及部分建设年代较早、建设标准不高,虽可通过加固方式改造但居民改建意愿强烈的项目纳入改建范围,实施改建带改造、解危带改造。”,表明并不是所有老旧小区都可以纳入改建范围,大部分老旧小区还是会进行加固、节能等改造,一小部分才会拆除改建。
其次,这一措施提及“建立居民出资、政府支持、产权单位履责、社会资本参与的资金共担模式。”,表明改建的费用是居民出一部分,政府支持一部分,产权单位出一部分,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负担一部分。
这和之前北京危旧楼改建试点的集资模式一样。据《京房字》报道,北京第一个危旧楼改建试点项目为建外街道光华里的5、6号楼,改建时就是政府支持补贴,居民出一部分,每户居民大概掏了12万。
另外,这一措施还明确“改建项目应当不增加户数,可以利用地上、地下空间,适度改善居住条件”,这在光华里的5、6号楼也有体现,即光华里5、6号楼,每户居民的住宅面积就增加了10%,解决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的问题。
最后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说“可以在符合规划、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,适当增加建筑面积,由区政府统筹用于补充社区配套短板或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、公租房、共有产权房。”这一点备受关注。
比如一些位于中心城区内、区位好、交通便利、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的老旧小区的楼栋,原先是五层,拆除改建后如果符合规划增加到六层,那么就能多出一些房源,用作租赁住房或共有产权房。虽然这样的房源很有限,但是对于房源紧张的片区也是一大好消息。
此外,《方案》还表示,要加大金融、税收支持力度;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绩效。研究通过合理打包改造项目,将配套设施收费、存量资产收益、服务设施运营收益等作为还款来源,发行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。
还要加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管理,全面开展老旧小区体检,深入做好群众工作,力争在2022年底前将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项目储备库。
《方案》强调,要着力破解老楼加装电梯难题。支持各区搭建加装电梯服务平台,提供一站式服务。对于不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的楼栋,鼓励安装爬楼代步设备等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。鼓励租赁企业搭建平台,探索采取以租换租的方式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问题。